中新網鄭州11月24日電 (闞力 韓章云)23日晚間召開的“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三十五場新聞發布會明確,疫情防控期間,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接診,保障高風險區患者、集中隔離點患者、“綠碼”患者、“非綠碼”特殊患者等四類患者就醫需求。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進入醫療機構可免予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據發布會通報稱,鄭州市主城區(市內八區)自11月25日零時到11月29日24時進行流動性管理,且每日開展一次核酸篩查。流動性管理期間,小區封閉管理,市民原則上居家,非必要不出戶;同時實行臨時交通管制。
發布會明確要求,在鄭各級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河南省關于保障疫情期間群眾緊急就醫需求六項規定》,不得以疫情防控、環境消殺、業務用房緊張、抗原陽性或無核酸檢測結果等原因,拒診、推諉或延誤治療。
鄭州市衛健委三級調研員尚東在發布會上表示,鄭州市衛健委采取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機構正常開診、開展預約診療和互聯網“云”診療服務、保障好四類患者就醫需求等3個方面措施,滿足群眾日常醫療服務需求。
對于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患者,疫情防控期間在原就診醫院診療服務不中斷。慢性病、老年患者,視患者病情,處方用量可延長至12周。
尚東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已開通24小時健康咨詢熱線,為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需拔除引流管、換藥、拆線等患者,提供常規診療及藥品配送服務。
疫情防控期間,鄭州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除急診外所有普通門診、發熱門診、?崎T診、專家門診全面實行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同時,醫療機構通過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為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病人提供線上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慢病康復等服務。
針對應急狀態下疫情防控實際,發布會還重點就4類患者就醫渠道、流程進行明確。高風險區有就醫需求的群眾,要及時與所在社區(村)聯系。各區縣(市)要安排專車落實“點對點”全程閉環接送。送醫前,社區(村)要與醫療機構聯系,需要攜帶《鄭州市疫情風險人員就醫轉診單》,與醫療機構接診人員做好當面交接;就醫結束,及時安排專車接回。
對集中隔離點患者,要加強醫護人員、搶救設備設施及醫療配備,為隔離管控人員提供常規醫療服務保障。需外出就醫的急危重癥患者,可由患者家屬或駐點工作人員撥打120急救電話,由120指揮中心調派救護車,及時轉運至有救治條件的醫療機構。非急危重癥患者由隔離點聯系就近醫療機構就醫,并安排專用車輛接送,全程實行閉環管理。
尚東稱,“綠碼”患者原則上建議就近就醫,減少跨區域流動,憑社區(村)開具《自行就醫證明》可在區域內有相關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就診。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落實從“家到醫院——醫院到家”“兩點一線”要求,不在其他區域逗留。
“綠碼”患者如發生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創傷、昏迷、急產等急危重癥情況,需緊急送醫的,可撥打120急救電話,由120急救指揮中心調派救護車接診。
按照通報的就醫流程,“非綠碼”特殊患者中的孕產婦及新生兒,可通過鄭好辦app→疫情防控專區的孕產婦→新生兒綠色通道,進行孕期保健咨詢、預約就診。
“非綠碼”特殊患者中的精神障礙人員需住院治療的,由公安部門協助患者家屬進行轉運,城區的轉運至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縣(市)的轉運至當地設有精神科病房的醫院。
尚東在通報中明確要求,醫療機構應進一步提升發熱門診和急診科收治能力,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綠色通道,核酸檢測和醫療救治同步進行。為孕產婦、老年人、兒童設立就診綠色通道,提供人性化服務。(完)